Friday, June 24, 2005

重讀《文化G點》序一

(理應是兩篇文章, 都是懶惰之過.)

這個序已看了不知多少遍,最後的印象應該是兩年前。也許是校對時看膩了,再看也無益。事隔兩年,今個晚上,心血來潮,從新立的書架取下這本舊書,重讀一遍。

好友blog的副題道:「很懶的人,也有寫文的權利,儘管可能一年才寫成一篇。」 ;而我信念卻是:「文筆再差的人,儘管一生也不出一篇好文章,也有寫文章的權利。」

「與其說文化書寫的宏大目的便去建設文化,倒不如用稍微細緻的目光,用輕鬆踏實的心情把這裡提到的問題一一在具體的日常個案中展現,讓參與書寫和閱讀的年青人直接去把玩、去回應本色的迷思(myth)。」僑叔這幾句說話使深刻地在底下間了線,我想他大可以把它放到334文化評論工作坊的課程簡介中,便可免去同學頭上的霧水和不解之惑了。

說起這科334總令各cultural 同學膽戰心驚,從一年級起便從師姐師兄處聽聞這科「利害」之處,那就是閒閒地都要寫一萬幾千字交貨,但同時我們別無選擇只好靜待「死期」來臨。三年.兩年.一年.要來的終歸要來。說實在對334 (202)已不太陌生,對著第一屆的文章有大半年,那比自已做功課的時間可能還要多,亦不知從哪時開始對這堆文章(文類)有種特殊的感覺。

作為一份替同學「埋單」的一份功課,近乎沒有特別要求,沒有格式可言,reference也不是指定動作,也不用quotation的裝飾,想寫什麼就寫什麼,靈光一閃便可大寫特寫。壓軸的功課總承載著一個總結的使命,用苦練三年的筆桿加上朗朗上口的理論泡製的文章應該「唔打得都睇得」。

短文二千,長文五千起。
像叫賣的口號,實是我們的目標。

剛過去的幾天,在網上流傳了熊一豆的《評影評(一)︰當電影消失於影評……》,文章引起了不少討論。這一波的討論環繞著幾樣東西:學院、非/理論、影評(論)三件大事。參與討的人眾都大說電影是(不)是什麼,影評(不)是什麼。對電影的沒有什麼熱情,在「學院」中也從不曾修電影課,雖知老師們都是大名鼎鼎的影評人也提不起勁,對那些電影「理論」更是似懂非懂。我從來都不知道影評要怎麼寫,直至幾個月前有一份功課,是要用英文寫《阿郎的故事》的film review(影評?)。這篇「影評」與別不同,跟4個蘋果,5粒喇星的一類,分別在於它們對象的差別。我的書寫對象異常狹隘,只有我尊貴的Prof. Morris,目的是交功課,目標是拎高分,別無異心,僅此而已,最後大家happy,阿彌陀佛。

顯然一豆要提醒我們的「評論」不盡是哪些「五星級」的東東,當然亦不是小弟哪些透過xx角度看阿郎、波波與波仔所展現的「身份認同」問題及「流徙」心態云云,而是透過一些公共平台發表的文章,我將之看成公共評論的一種。公共評論的特色在於其公共性,即大部份人都可以access,但讀者不完全是一般公眾,但對象是誰作者一般都心中有數,在落筆之時都必定照顧到他們的需要,不會寫得太過艱澀,令人讀得沮喪;也不會過於淺白,大大減低挑戰(趣味)性。書寫策略的實踐有如庖丁解牛,遊走於筋腱之間,稍有差池文章便會失去作用。而策略得宜不但讀起來有味道,也能扼要有力地交待作者角度。而文章在發表後才真正開始發酵蘊釀,不論肯定或是批評,好的壞的最後都像陳亦迅的歌般:「但見旁人談情何引誘,問到何時葡萄先熟透,你要靜候 再靜候,就算失收始終要守」到最後才可將「……智慧都蘊釀成紅酒 仍可一醉自救……」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