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June 09, 2005

我的第一次

閱書報告:《藝術觀賞之道》

《藝術觀賞之道》我不喜歡這本書!對這些以xx之道為題的書本總是煞有介事,自以為是的書寫態度令人嘔心,抱「教精你」心態令人厭惡。咩咩之道總是一些老生常談,不看也吧!

作為一本(視覺)藝術界的一本經典,且看它有何「把炮」之處。本書寫成於七十年代的英國,源先是作者在BBC節目上的對談內容改編而成,所以行文有別於一般書本文章。「讀其文,必先起其底」,John Berger是一個老人,成長於二次大戰前後,退役後學畫幾年,網頁說他是一個 “Marxist critic”,心想他跟其他non-Marxist critic 寫的藝評有何分別?對馬克思主義者的膚淺想像,總覺得他們跟革命掛鉤,像長毛一樣常常「攪事」(雖然嚴格來說他是一個托派)。

在封底的簡介,寫道:「…… 引導讀者如何突破各種既定的觀念,觀賞世界的真貌……」兩句短短的介紹扼要地作為馬克思主義者的特徵,突破一些刻板印象(stereotype)的框框,實是葛蘭西對 common sense的一種分析的借用;而看穿被意識形態歪曲的真實世界,則是阿圖塞對意識形態的反抗,這種種都是馬克思主義者的使命。

在書的第一章雖然沒有標題,但正是全書的主線,是以馬克主義的角度展開整個討論。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去闡述藝術品在古代與現代的分別,自1827年起世界上第一張照片面世,便為古今藝術架起了一道界線。攝影術的出現對畫壇有極大的衝擊,當時更有人斷言繪畫已走向未日。自此不單藝術圈起了變化,同時何謂「藝術品」也要重新定義。最章節最終的地方亦向本雅明致敬,其實不難發展Berger用的理論基礎是源於《複制時代的藝術品》一文,文章闡述了攝影術出現以後對「藝術」的衝擊,他不單描述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,還有從不同角度切入這個現實。他對這種「複製」抱著正面的態度,認為是無可改變的事實。古典時期的藝術品的獨特性在這個複製時代就是他們的uniqueness,是原作獨有如光環般的氛圍。

藝術品突然在這一刻變了質,各式各樣的畫都可以版大量複製,原作的價值已不完全取決於它的美學價值而是他的獨一無異,一種物以旱為貴的市場觀。所以不論本雅明或是作者都提醒的我們身處新時代之中,必須要對「藝術品」有一個新的認識,認識到他們不再是獨一無二,而是獨特於他們不是獨一無二。所以去「看」之前要先了解每個媒畀的獨特性及局限,只有這樣才能看到一個比較住面真確的世界。
地球時時刻刻都在運轉,社會及科技都不斷發展,機械複製技術從無到有,到現在的數碼技術,都是劃時代同時在改變著人類的世界觀,也改變人對「藝術」的「看法」,雖然作者未續現有的狀況,但是我嘗試延伸作者的一些觀點至現今的數碼時代。從前的藝術品都是充滿物質性的,在創作過程中,畫筆沾上油彩壓在畫紙,筆觸所及都是確確實實的存在,像油畫可以感覺到它的肌理,搬動石雕所感到的質量都是一個物質的存在。

在經歷過機械的現代社會,步入後現代的今天,周圍都被數碼資訊所包圍。科技的發展從機械式的複製發展到能夠創造一個真實場景的地步。這些我們都不陌生,從電影《魔介》或《MATRIX》中的特技,可以製造出超真實空間,雖然我們知道那些地方不存在,但真實程度比現實世界更加真實,這種徘徊在真實與虛幻的世界有時候令人無所適從。這些媒體科技不但對藝術的創作起了一些不能避免的影響,而且對公眾去「如何看」的觀念也會再受到衝擊。

坊間似乎有一種真假對立的藝術觀,認為新媒體的藝術形式及內容都是不真實的,因而對他們的價值取向也較次等,像一張經打印機編印的數碼相總不及經菲林沖曬的「原汁原味」。近年舞台設計也多用了一些錄像的投射作為佈景的一部分,可以令固有的裝置成為一幅流動風景,能與表演者有更多的交流。配合不同
形狀的屏幕可以產生扭曲的情景;表演者能夠透過攝影機直播與「自己」一同演出的可能。凡此種種都是現今社會的媒體技術帶來的,這不但更新我們對藝術的「觀看之道」,可開闊了人的眼界使人能夠看得更多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